琼崖红色故事|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英烈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2日 来源: 作者:

在定安县雷鸣乡梅种村前的大路旁,青松掩映着两座烈士陵墓,那就是革命英烈周春雷、许如梅之墓。

大革命时期,家住琼山县云龙乡的周春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后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囚禁于琼山县府城监狱。1936年,周春雷任监狱党支部书记,在狱中跟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37年秋获释出狱后,任中共海口市工委委员;1938年春任琼山委书记;1940年6月,调任定安县委书记;1943年春,任东定县(琼东、定安并县)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

周春雷在定安期间,带领全县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并协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袭击居丁墟伪军据点,配合琼崖特委开辟内洞山抗日根据地。

1938年,毕业于文昌中学的文昌县东阁乡才女许如梅,在文昌县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加入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曾任随军服务团副团长、琼崖妇委会委员等职。她经常和周春雷一起,在琼文地区开展抗日活动。

1943年4月,许如梅在东阁乡发动群众抗日,不幸被日军包围而被捕,敌人将她连同抗日村民一起集中枪杀,她倒在300多具无辜群众的尸体之中。许如梅身中数弹又挨7刀,但未致要害而幸存。在昌洒乡牛路山村五婆的精心护理下,几个月后她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

同年秋,党组织调许如梅到万宁县六连岭根据地工作。10月13日(农历九月十五),她徒步南下万宁,途经定安县,借宿在梅种村的王广虎家里。当时,周春雷和县抗日民主政府驳壳排等20多人也住在梅种村,他们前几天从内洞山出发到雷鸣乡指导工作,兼购买人参、牛黄、麝香等药材,为琼崖特委副书记李明治病。这一天,周春雷、许如梅这两位老战友久别重逢,格外高兴。当天下午,几种药材都已买到,周春雷决定第二天清早带许如梅同回内洞山,然后再送她前往万宁县。不料,周春雷、许如梅的行动早被村里王瑞杰这个民族败类盯上了。

王瑞杰投靠日军,认贼作父,充当梅种村的伪保长,多次寻机要杀害共产党领导人。早在这年初,王瑞杰就以宗亲关系,企图引诱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副县长王平到他家吃狗肉,再乘机杀害,但是机警的王平不领他这份“兄弟盛情”,王瑞杰的阴谋未能得逞。这天,王瑞杰探知有琼崖特委和东定县委的领导人住在村中,认为报效日军的时机到了,便让他14岁的儿子到“陌生人”的住处玩耍,打探情况。

傍晚,王瑞杰偷偷溜到雷鸣据点向日军报告。他在日军中队长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气急败坏地说:“皇军,有消息了。梅种村来了二三十人,全副武装,听说这里面有共产党的头目呢。”日军中队长听后,在屋里绕了一圈,喃喃地说:“二三十人,全副武装,不好对付呀。”王瑞杰看那中队长好像有点犯难,就上前附在他的耳边嘀咕几句,日军中队长听了,竖起拇指喊道:“哟西,好的。”

当天晚上,秋高气爽,皓月当空。王广虎和几个青年坐在树下乘凉,隐约看见有个人影在自家屋外晃动。王广虎觉得蹊跷,便向周春雷报告,但周春雷不以为然,认为是村中有人找借口,不愿意让革命人员留宿。殊不知,这正是日伪军派来的人在探察他们的动静。

半夜,周春雷派驳壳班出发去执行任务,只剩下周春雷、许如梅、交通员梁安利和雷鸣乡乡长王琼民4人在家。鸡鸣第二遍,雷鸣据点日伪军100多人,由王瑞杰带路,悄悄地来到梅种村。敌人布置10余人防守在村前,重兵埋伏在村后。布兵完毕,村前的日伪军“砰砰砰”先打响了枪。这时,周春雷、许如梅等人听到枪声,知道情况不好,便急忙往村后撤走,可是这却中了敌人声东击西之计。当他们跑到村后的坡田坑时,遭到敌人机枪的猛烈扫射,周春雷中弹牺牲,许如梅肩部负伤,梁安利被捕,唯独王琼民脱险。

许如梅负伤逃回村里,躲在一间小草房里,敌人循着血迹追来,她不幸落入魔掌。敌人把她绑在一棵大树上,逼她供出共产党组织的消息。她毫不畏惧地说:“不知道,要杀就杀!”凶残的敌人放出军犬对她撕咬。许如梅强忍剧痛,始终只用“不知道”来回答敌人。卑鄙残忍的敌人用尽酷刑,许如梅遍体鳞伤、浑身是血、昏迷不醒。敌人审问了两个钟头,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敌人砍下许如梅的头颅,和周春雷的头颅系在一起,挂在梁安利的肩上,押到雷鸣墟示众。但是,梁安利毫无惧色,视死如归,最后也在雷鸣墟英勇就义。

周春雷、许如梅、梁安利3人被杀害。日军认为王瑞杰“剿共杀共”有功,第二天就晋升他为雷鸣乡伪乡长。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一直在寻找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要他血债血偿,但他始终躲藏在日伪军据点里不敢露面。1945年日军投降后,王瑞杰逃往他乡躲藏,两年之后潜回老家时被发现。雷鸣乡民主政府立刻将他逮捕,在梅种村王氏祠堂进行审问,并决定第二天执行枪决。王瑞杰自知末日来临,次日清早就服药自杀,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梅种村人民为纪念周春雷、许如梅这两位抗日英烈,将其无首尸身埋葬在村前公路旁,并立了石碑,供人瞻仰、缅怀。周春雷和许如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