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堪称忠勇的开国上将,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清风店战役创平原歼敌奇迹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1日 来源: 作者:

19941025日,开国上将杨得志逝世。1114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张震在《人民日报》发表《功勋卓著垂青史 风范长存照人间——深切悼念杨得志同志》一文,代表中央军委如是评价: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杨得志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的和平,横戈马上,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他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夙夜在公,建树良多;他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坚定不移,不折不扣,贡献突出;他修身律己,品德高尚,堪称楷模,不愧为一代忠勇之将。”

“一代忠勇之将”,是对杨得志戎马生涯的高度概括。

横戈马上: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

19111月,杨得志出生于湖南醴陵南阳桥(今属株洲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名为得志却长年生活困顿。少年时,他因家贫到安源煤矿、粤汉铁路、郴州地区等地做过工。19281月,刚刚年满17岁的杨得志,再也难以忍受残酷的现实生活,手持梭镖参加了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成为朱毛红军——红4军中的一员。

杨得志是在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投身革命的,他上井冈山前后,经受了两次严峻的政治考验。第一次,是他当时的上级、一个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的师部副官长,不愿上井冈山,劝说杨得志返回湘南家乡。当时,他对杨得志说:“我们是湖南人,为什么要留在江西呢?”杨得志反问:“湖南有红军吗?”那位副官长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他们就这样分道扬镳了。杨得志后来讲:这位副官长是第一个把我的名字写到红军花名册上的人,我又给他当过警卫员,对他很尊敬,但他要拉我离开红军,我就不能跟他走。

图片

◆杨得志故居。

第二次,是红军在湘南的“八月失败”。192878月间,红42829团不顾毛泽东劝阻向湘南冒进,结果造成了惨痛的失败,幸亏毛泽东率31团冒险到湘南接回余部。这次挫折,给了杨得志非常深刻的教训,他曾经说过:“‘八月失败’给我最深刻的教育是增强了党的观念。事实告诉我,如果没有毛党代表冒着风险到湘南接我们回井冈山,28团(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前景如何呢?也许要经过更艰苦的斗争才能取得胜利。”192810月,就在“八月失败”和井冈山斗争最艰苦的阶段,杨得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杨得志迅速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虎将,“作战勇敢,敢打硬仗、恶仗、苦仗,关键时刻过得硬,顶得住、上得去、拿得下。”(刘华清、张震语)

19342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时任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团长的杨得志,率团冒雨疾奔福建建宁西北的三甲嶂(又名山岬嶂),先敌抢占制高点,苦战一昼夜,以1个团顶住了敌3个师(陈诚部)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猛烈进攻。战斗中,他几次被断木砸倒,几次又爬起来指挥战斗,使阵地岿然不动。战后,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为总政治部的《红星报》撰写了《把第1团顽强作战的精神发扬光大起来》的社论,号召学习红1团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

图片

1935年,杨得志长征到达陕北留影。

1934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这使杨得志经历了思想感情上的激愤和痛苦。而他率领的红1团成为了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打了许多关键仗。以至于1953秋,杨得志从朝鲜前线回国参加建国四周年庆典。当年10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当着大家的面说:“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1团团长。”可见毛泽东对长征路上的杨得志印象之深。

1935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乌江西岸的时候,汹涌澎湃的乌江挡住了去路,前有敌军把守,后有数十万追兵紧逼,当此危急关头,杨得志奉命率红1团担任突破乌江、为全军开路的任务。在既无工兵架桥,船只又全被敌人夺走的情况下,他率部用竹排渡江,亲冒矢石,组织部队夺占敌阵,胜利完成了突破乌江的任务。同年5月,红军进至大渡河时,蒋介石调集大军围追堵截,妄图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在全军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组织了由17勇士组成的渡河奋勇队,亲自作战斗动员:“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你们一定要坚决地渡过河去,消灭对岸的敌人!”17勇士仅凭着一只小船,在火力掩护下,强渡成功,为全军夺占了生死攸关的渡河立足点。对红1团在长征中完成中央军委赋予任务所立下的战功,毛泽东高度评价:“红1团在这次大转移中是立了功的,你们一直走在我的前面。”在总结长征历程时,周恩来盛赞:红1团是“天下第一团”。

智勇双全:在抗日战争中威震敌胆

杨得志出身贫寒,参加红军前没上过学,只是1937年上半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过,这是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唯一一次学习深造。作为一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高级军事将领,他特别注意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结合战争实践,自觉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部队建设和作战。在反“围剿”过程中,他体味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9392月,八路军115师第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职务)杨得志奉命二出太行山,挺进直南(即冀南)豫北平原地区,任务是“整编、扩大部队,待命回山西”。3月,他率部到达河南濮阳、内黄、滑县交界处的沙区,与在这一带活动的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杨得志任司令员,崔田民任政治部主任。

图片

◆杨得志在甘肃早胜镇留影。左起:萧华、熊伯涛、杨得志、罗华生。

冀鲁豫支队成立后,确立了“依托直南,坚持豫北游击战争,开辟鲁西南”的斗争方针。19393月下旬,依据这一方针,杨得志率主力部队挺进鲁西南。陇海路沿线是敌人的重点守护地带,他指挥部队在铁路两侧反复打击日伪军,一度迫使敌陇海线交通中断。4月下旬,他又远程奔袭日军重要据点山东金乡县城,毙伤日伪军250多人。进攻金乡,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震撼了驻济宁、徐州之敌。

冀鲁豫支队的一系列战斗,打开了鲁西南、豫东边界地区的抗日局面,但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19397月至11月,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伪军采用“分进合击”战术,连续对冀鲁豫支队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扫荡”,妄图摧毁这支年轻的八路军队伍。杨得志针对敌人的战术,指挥部队适时跳出合围圈,在敌人侧后频频出击,使敌人的“扫荡”屡屡归于失败。冀鲁豫支队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当地国民党顽固派的不安。顽固派极力限制支队的行动,特别是定陶县县长姚崇礼,多次向支队进行挑衅。1939630日,杨得志指挥部队进行自卫反击,一举歼灭定陶顽军500余人,有力地惩罚了反共顽固派。

图片

◆1940年1月,时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杨得志(后排左一)与战友合影。

19404月,黄克诚率领新组建的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由太行来到冀鲁豫边区,与冀鲁豫支队统一整编,杨得志任第2纵队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至此,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6月上旬,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率第2纵队部分主力南下与新四军会合。黄克诚离开以后,杨得志任第2纵队司令员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这时边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实际上只有相当于1个团的兵力。610日,恰在黄克诚率部南下之际,日伪军2万多人分12路合围濮阳地区,妄图一举摧毁新生的冀鲁豫边区根据地。杨得志发动“活的人山”,指挥部队分散突围,“硬的不打,软的打”,从背后打击“扫荡”之敌。经过13天的斗争,奇迹般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19413月,敌人在华北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412日,日军1万余人、伪军1万余人对濮阳、内黄、滑县交界处的沙区进行“铁壁合围”。根据“敌打我,我不打;敌不打我,我打敌”战术原则,杨得志率领纵队机关和主力一部突出重围,跳到鲁西观城县。然后,奔袭敌人后方清丰县城及周围据点。这一行动,打破了敌人的部署,缩短了敌人原定的“扫荡”时间。

这一次“大扫荡”之后,冀鲁豫边区敌情更为严重,周边地区驻有敌人重兵,根据地有日伪军7万多人,第2纵队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斗争形势更为严峻。19417月中旬,为了统一冀鲁豫平原抗日斗争力量,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决定,冀鲁豫边区和鲁西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杨得志任第2纵队司令员、区党委委员。两区刚一合并,杨得志和政委苏振华就主持召开了边区军队高级干部会议,研究严峻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问题。这次会议,坚定了冀鲁豫边区坚持平原根据地的信心,开始探索争取主动权的策略和方法,在边区根据地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杨得志战斗笔记中记录的1943年冀鲁豫地区粉碎日伪“扫荡”的作战情况。

1943年起,杨得志展开了积极的对敌斗争,派遣游击支队(亦称小部队)深入近敌区和敌占区开展反“蚕食”斗争,是实行敌进我进、开展分散游击战争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以吴忠为支队长、邵子言兼政委的昆(山)张(秋)支队表现很突出。自1942年底到19432月,昆张支队前后三进敌占昆山、张秋地区,配合地方党政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很快打开了局面。边区党委、军区总结并在全区推广了昆张支队的经验。1943年里,全边区共派遣124支游击支队。这些游击支队积极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阻止了敌人的进一步“蚕食”,坚持了根据地,扩大了游击区。

194311月,在反击伪第2方面军孙良诚的战斗中,杨得志时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当他得知孙良诚的主力第4、第5军同时离开老巢——河南濮阳东南的八公桥向抗日根据地进攻,内部空虚时,果断采取“牛刀子钻心”战术,避敌主力,攻其虚弱,调集部队直插八公桥,全歼了孙良诚总部和直属队,捣毁了敌人的首脑机关并俘虏了伪第2方面军参谋长甄纪印,一举击退了孙良诚伪军的进攻。战役取得了巨大成功,收复了八公桥及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