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林觉民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8日 来源: 作者:

\

林觉民像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人物。他的成长,恰逢民主革命思想萌发,自由平等的思想在年少的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在科举考试中,林觉民毅然决然地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7个大字,以表自己不望功名,然后潇洒地离开考场。

\

\

林觉民故居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接受父母安排娶了陈意映为妻。妻子陈意映熟读诗书,知书达理。虽然是父母的安排,但二人的感情很好,琴瑟和鸣。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和同学一起开设了私立学校,免费招收家贫的学生入学。而林觉民的民主思想也深深影响陈意映。她带头放小脚,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堂学习,成为学校首届毕业生。

       1907年,他告别妻子,留学日本。不久后他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成为了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1910年11月,孙中山等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林觉民毅然参与。1911年4月,林觉民前往香港等待起义,某天深夜里,他拿起笔在手帕上写下了给父亲林孝颖的《禀父书》及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

\      \

《禀父书》(左 )                               《与妻书》(右)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令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林觉民 《与妻书》节选

       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字里行间洋溢的无所畏惧的革命者精神风范令人动容。《与妻书》也被称为“天下第一情书”。

       在给妻子陈意映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后,林觉民和其他革命党人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起义,而后在激烈的巷战中他受伤力尽被俘。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审问林觉民,在衙门受审,他依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他说“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就义时年仅24岁,被埋葬于广州市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也是“福建十杰”之一。孙中山先生对于这次起义评价道:“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在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家国一体的观念一直深深刻印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如果说哪种精神品质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那一定是爱国主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盛则家兴,国破则家亡。以林觉民为代表的黄花岗烈士们身体力行地表达着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图文·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