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朝阳历史宣讲队的成员们走进海南省博物馆,用志愿讲解传递文化力量。
宣讲现场,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博物馆内的历史文物进行了生动、详细的讲述。无论是懵懂无知的孩子还是略有了解的长辈,志愿者们都能发挥好自身讲解优势,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为游客们带来不一样的博物馆体验,让每一个文物真正走进大众的心中。从文物的历史背景到文化意义,志愿者们娓娓道来,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未来,朝阳历史宣讲队将继续秉承初心,坚持志愿服务。队员们在传承志愿者精神和宣扬历史文化的路上永不停歇、奋勇向前。同时,他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朝阳历史宣讲队宣讲现场)
博物知史
宋代白釉划花瓷碗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外考古学家开始关注并调查此类器物。北宋时期此类工艺成熟并达到艺术巅峰。是宋代文人雅士推崇的日常器物,其素雅之美与宋代“尚意”审美思潮深度契合。
宋代白釉划花瓷碗集中体现了宋代制瓷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极简美学追求。此类瓷碗以定窑产品为典型,其胎质细腻洁白,釉色莹润如脂,呈现出象牙白色调,釉面常带自然垂流的泪痕特征。是鉴别定窑的白瓷的重要标志。
划花工艺是匠人独创的装饰手法,匠人们在未施釉的素胎上以竹木工具轻划纹样,常见纹样有花卉、莲瓣等,抽象与写实相结合。划痕处积釉深浅变化形成若隐若现的立体效果,展现出“以简驭繁”的艺术智慧。

(宋代白釉划花瓷碗)
美榔双塔
美榔双塔又称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迈县,是元代佛教石塔的杰出代表,为海南现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古代石塔之一。
双塔建于元代初期,是乡绅陈道叙为纪念二女出家修行而建造,具有功德塔和舍利塔的功能,反映了元代海南佛教信仰与宗教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
姐塔为六角七层,通告13.6米。底层须弥座雕力士、莲花等纹样,各层设壶门佛龛,供养释迦、罗汉等造像,檐角悬风铃。妹塔四角七层,高10.1米,塔身简洁,壶门内刻宝相花与梵文。双塔以火山岩砌筑,采用榫卯结构,塔刹饰仰莲宝珠。装饰题材融合汉地佛教和海南地域特色。199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选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美榔双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