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曹莉颖,女,中共党员,2021级历史2班学生,现任班纪检委员,曾为榕梓学堂高级班成员、校首届东坡实验班宣传委员、海南乡土文化研究会会长,致力弘扬海南优秀传统文化。连续三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称号,获省级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志愿组一等奖,志愿时数达637.84小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个人履历
《社会实践,铸就多彩青春》
大学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而社会实践则是踏上这座桥梁的关键步伐。
在整个大学期间,曹莉颖积极参与各类校内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博物馆里的文化使者
大一到大三期间,她会在周末空余时间内前往海南省博物馆做志愿服务讲解员。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对海南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第一次讲解时,她特别紧张,不过在老师、学长学姐和游客们的鼓励下,她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讲解,成就感油然而生。她很开心能让游客们增加对海南文化的了解,让更多人认识海南、爱上海南。
二、支教路上的成长之光
(一)精心筹备,突破自我
大学暑期期间,她连续两年前往乐东民族中学进行“三下乡”支教活动,并获得“三下乡”积极分子称号。在支教前,她精心准备课程内容,并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试讲。第一次试讲并不顺利,她的课程存在内容枯燥、讲课单调等问题。为了展现更精彩的课堂,她仔细记录学长学姐以及同伴们的讲课亮点,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创新,不断阅读相关书籍、观看讲课视频,修改PPT和教案。
(二)爱心陪伴,收获真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试讲时的时候,她进步很大,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她也收获了学生的喜爱。在这期间,她遇到了有趣可爱的黎族小朋友,自身的教师能力和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学生遇到生活和学习问题时,她会主动关心询问,陪他们散步谈心,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消博会上的热忱身影
(一)交通引导,无畏酷暑
支教结束后,她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担任交通引导员。上岗前,她接受了礼仪知识、急救知识、交通知识等培训。虽然太阳炽热,她常常汗流浃背,但觉得服务他人、帮助他人足以抵消这份酷暑。同时,在家乡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时,她用家乡方言宣扬疫情防控知识,和爷爷奶奶谈心聊日常,关爱他们的生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这里,她践行了这句话,但深知这还远远不够。
(二)馆内服务,精准引领
在大三期间,她再次参加了消博会,这一次被分配到了馆内担任巡馆引领员和电瓶车调度员。这和以前的工作有所不同,需要记住馆内的布局地图,并做好相关的路线规划。在此期间,她很开心可以通过脚步丈量了解馆内情况,满足他人需求,指定相关路线。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她自身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长。她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她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愈发强烈。在未来的道路上,她将继续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获奖宣言
很荣幸能获得“榕籽之星”!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将始终保持热忱,积极探索,勇于突破。感谢学院给予的支持与鼓励,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同学的帮助。未来,我会怀揣感恩之心,秉持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