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动态|朝阳历史宣讲队志愿讲解服务(第4期)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5浏览次数:20

志愿风采】

4月12日,朝阳历史宣讲队走进海南省博物馆,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讲解,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寻海南岛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髓。

小朝阳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文物再度“活”起来,为游客们详细解读了“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及“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等主题展览。从史前文明的印纹陶器,到汉唐时期的海上贸易;从冼夫人平定海南的壮举,到明清移民文化的融合,队员们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冰冷的文物“开口说话”,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

每一次的博物馆之行,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与文化的交流。朝阳历史宣讲队始终秉持志愿者精神,用心对待每一位游客,用实际行动证明,历史可以生动,文化可以亲近。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精彩宣讲!



(宣讲现场)

【博物知史】

汉五铢:五铢钱始铸于汉武帝时期,历经两汉、三国、魏晋,直到隋朝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流通时间长达7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货币之一,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铢钱采用方孔圆形设计,钱文篆书“五铢”二字,分别代表重量和货币单位。其铸造工艺规范,外廓较宽,可以有效防止民间私铸和剪边盗铜,体现了汉代高超的冶铸艺术。

汉武帝推行五铢钱,旨在整顿混乱的货币体系,加强中央集权。它取代了此前流通的半两钱和地方私铸货币,成为全国统一的标志货币。五铢钱的广泛使用,也反映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兴盛。

唐代三彩马:唐代三彩马是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巅峰之作,盛行于唐高宗至玄宗时期,是唐代厚葬风俗与工艺水平的杰出代表。它以绚丽多彩的釉色、雄健优美的造型闻名于世,被誉为“盛唐气象”的缩影。

三彩马采用低温铅釉陶技术,以黄、绿、褐为主的色调,釉色交融流淌,形成斑斓绚丽的艺术效果。其造型比例精准,肌肉饱满,或昂首嘶鸣,或静立待命,姿态各异,极具动感。马鞍、辔头等细节刻画精细,部分还有贴花、刻花,尽显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唐代尚马之风盛行,良马既是军事力量的象征,也是贵族身份的体现。三彩马作为陪葬品,既寄托了墓主对来世富贵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唐代丝路贸易的繁荣,印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盛况。


上一篇:下一篇: